發(fā)布時間:
2019
-
11
-
20
世界公認的雞艾美耳球蟲有7個種,其中堆型艾美耳球蟲的流行最為廣泛,且呈世界性分布,是集約化養(yǎng)殖中最常見的球蟲種類之一,造成的隱性經濟損失最為嚴重,引起的亞臨床型球蟲病對養(yǎng)雞業(yè)造成的損失有時比臨床型球蟲病大得多,對養(yǎng)雞業(yè)的危害僅次于柔嫩艾美耳球蟲[1-2]。堆型艾美耳球蟲主要寄生于雞的十二指腸及小腸前段,具有中等毒力,常發(fā)生于20~50日齡的雞。堆型艾美耳球蟲的發(fā)育史與其它雞艾美耳球蟲一樣,雞通過攝入環(huán)境中的孢子化卵囊而感染,孢子化卵囊進入雞消化道,子孢子脫囊后侵入十二指腸的腸上皮細胞內進行裂殖生殖,當裂殖體大量繁殖時,破壞腸上皮細胞,導致腸上皮細胞崩解,從而影響腸黏膜的完整性,失去屏障作用,引起消化機能紊亂,營養(yǎng)物質不能吸收,從而出現貧血、消瘦等癥狀。感染嚴重時,腸道繼發(fā)感染引起炎癥,大量破壞的腸上皮細胞,在微生物作用下發(fā)生腐敗分解,以及蟲體死亡、崩解等產生大量有毒物質,被雞機體吸收后常造成自體中毒,從在臨床上表現為精神委頓、食欲下降、運動失調、昏迷等全身中毒現象[3]。堆型艾美耳球蟲重度感染病例雞后期逐漸衰弱,胸部肌肉消瘦,體重比正常的低25%以上[3]。黃兵等報道人工感染堆型艾美耳球蟲的試驗結果,當感染量達到或超過5萬個時,雞的生長就會受到明顯影響,增重顯著減少,在生長后期也難以得到補償[4]。堆型艾美耳球蟲在腸道的繁殖使相應腸段出現特征性病變,十二指腸漿膜和黏膜面都可見到呈梯...
瀏覽次數:313